布置原則:
步驟與方法:
對非工藝設計的要求:
車間建筑的外形有長方形、L形、T形、U形等。一般為長方形,其長度取決于生產流水作業線的形式和生產規模,一般60m左右適宜,車間層高按房屋的跨度和生產工藝要求而定,—般以6m為宜。單層廠房可酌量提高,車間內立柱越少越好。國外生產車間—般高度7~10m,也有車間達12m以上。
車間建筑的外形有長方形、L形、T形、U形等。一般為長方形,其長度取決于生產流水作業線的形式和生產規模,一般60m左右適宜,車間層高按房屋的跨度和生產工藝要求而定,—般以6m為宜。單層廠房可酌量提高,車間內立柱越少越好。國外生產車間—般高度7~10m,也有車間達12m以上。
每個車間必須有兩道以上的門。作為人流、貨流和設備的出入口,門的規格應比設備高0.6-1.0m,比設備寬的0.2-0.5m。為滿足貨物或交通工具進出,門的規格應比裝貨物后的車輛高出0.4m以上,寬出0.3m以上。
生產車間的門應按生產工藝的要求進行設計,一般要求設置防蠅、防蟲裝置,車間的門常用的有空洞門、單扇門、雙扇門、單扇推拉門或雙扇推拉門、單扇雙面彈簧門、雙扇雙面彈簧門、單扇內外開雙層門、雙扇內外開雙層門等。我國最常用的,效果較好的是雙層門(一層紗門和一層開關門,門的代號用“M”表示)。在車間內部各工段間要求差距不太大,為便于各工段間往來運輸及人員流動一般均采用空洞門。
對排出大量水蒸氣或油蒸汽的車間,應特別注意排汽問題。一般對產生水蒸氣或油汽的設備需進行機械通風,可在設備附近的墻上或設備上部的屋頂開孔,用軸流風機在屋頂或墻上直接進行排汽。
食品工廠生產車間,對于局部排出大量蒸汽的設備,在平面布置時,應盡量靠墻并設置在當地夏季主導風向的下風向位置,同時,將頂棚做成傾斜式,頂板可用鋁合金板,這樣,可使大量蒸汽排至室外。
我國目前各食品工廠生產車間基本上是天然采光,車間的采光系數一般要求為1/4-1/6。采光系數是指采光面積和房間地坪面積的比值。采光面積不等于窗洞面積。采光面積占窗洞面積的百分比與窗的材料、形式和大小有關,一般木窗的玻璃有效面積占窗洞的46%~64%,鋼窗的玻璃有效面積占窗洞的74%-79%。
窗是車間主要透光的部分,窗有側窗和天窗之分。車間內來自窗的采光主要靠側窗,它開在四周墻上,工人坐著工作時窗臺高H可取0.8-0.9m;站著工作時,窗臺高度取1m-1.2m。窗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是雙層內、外開窗(紗窗和普通玻璃窗)。窗的代號’用“C”表示。若房屋跨度過大或層高過低,側窗采光面積小,采光系數達不到要求,還需在屋子頂上開天窗增加采光面積,也可多設日光燈照明,燈高離地2.8m,每隔2m安一組。
食品工廠的生產車間經常受水、酸、堿、油等腐蝕性介質侵蝕及運輸車輪沖擊,故地坪須用標號較高的水泥鋪蓋。生產車間設計陶土磚或設計為水磨石地面。工藝布置中盡量將有腐蝕性介質排出的設備集中布置,做到局部設防,縮小腐蝕范圍。
地坪應有1.5-2.0%的坡度,并設有明溝或地漏排水。設計時車間應考慮采用運輸帶和膠輪車,以減少地坪受沖擊。國內食品工廠生產車間常用的地坪有地面磚、石板地面、高標號混凝土地面、紅磚地面、塑料地面。國外亦多用紅磚地坪和水泥地坪,也有水泥地層上敷有環氧樹脂涂層。
磚木結構:建筑物屋頂支承構件采用木制屋架,建筑物的所有重量由木柱或磚墻傳遞到基礎和地基上的結構為磚木結構,這樣的墻叫承重墻。這種結構因受木材長度和強度的限制,建筑物的跨度一般小于15m,往往在10~12m左右。由于食品廠生產車間一般散發的溫度和濕度較高,木材容易腐爛而影響食品衛生,所以,食品廠生產車間一般不宜選用這種結構。
鋼筋混凝土結構:主要構件梁、柱、屋架、基礎均采用鋼筋混凝土,而墻只作為防護設施,這種結構叫鋼筋混凝土結構,也叫框架結構,是食品工廠生產車間和倉庫等最常用的結構。在建筑的跨度、高度上可按生產要求加以放大,而不受材料的影響。這種結構可以是單層,也可以是多層,并可將不同層高、不同跨度的建筑物組合起來。但由于鋼結構的主要構件采用鋼材,造價高、且需要經常維修,故對溫度、濕度較高的食品廠生產車問不適宜。
混合結構:混合結構的屋架用鋼筋混凝土,由承重墻來支持?;旌辖Y構一般只用作平房,跨度在9~18m,層高可達5~6m,柱距不超過4m?;旌辖Y構可用于食品工廠生產車間的單層建筑。
鋼結構:鋼結構的主要構件采用鋼材,由于造價高,且需經常維修,故對溫、濕度較高的食品廠生產車間,則不適宜采用。
總之,食品工廠生產車間的一般單層或多層建筑,基本上選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而單層建筑亦可選用混合結構。食品工廠生產車間一般不宜采用磚木結構和鋼結構。
您有需求?聯系我們吧!
聯系我們